大家听说过“初闻征雁已无蝉”这句诗没?嗯,这句,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霜月》一诗。这诗一看就知道,讲的是深秋的景象,啥子“征雁”嘞、“无蝉”嘞,都是秋天来了的意思。这...
大家听说过“初闻征雁已无蝉”这句诗没?嗯,这句,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霜月》一诗。这诗一看就知道,讲的是深秋的景象,啥子“征雁”嘞、“无蝉”嘞,都是秋天来了的意思。这蝉鸣一消停,那就表示天气凉了,树叶黄了。咱人嘞,过了秋天,知道冬天不远了,开始忙着收拾庄稼,预备冬天的日子了。
话说这诗的第一句,“初闻征雁已无蝉”呢,说的是啥?那“征雁”就是指那飞南的大雁。咱都知道,这大雁是有季节性的,秋天一到就往南边飞了,这么飞一趟也是不容易嘞,那大雁还算是勤快的。至于“无蝉”,蝉这种东西吧,都是夏天叫得欢,天凉了它们就不出声了。秋天到,蝉也不吭声了,那是再正常不过了。
然后就是那“百尺楼高水接天”,说的是啥呢?大概是诗人站得高,看得远吧。这意思是,站在高楼上往远处一瞧,好像那水都跟天连成一片了。这就是水天一色呀!其实咱们山里的河水也有点这个意思,站高了看去,那水亮亮的,好像跟天都连上了。诗人呢,就是给咱描述了这秋天特有的清冷美景。
再往下,啥叫“青女素娥俱耐冷”?这话就有点复杂了,不过翻成大白话呢,就是秋天不怕冷的“青女”和月宫里的“素娥”。这个“青女”呢,据说是管霜雪的仙女,秋冬一到,她就来了。再说这“素娥”,那不就是月亮仙女嘛,俗话说嫦娥,她住在月亮上。诗人把这两个不怕冷的女仙拿出来比喻,说是她俩都能忍住这寒冷,算是对秋夜的冷美好赞叹一番。
这最后一句“月中霜里斗婵娟”,这个就像是诗人在抬头看月亮,发现月亮跟秋霜在一起显得特美,像两个仙女在比美似的。这话听着就是一种美好的想象,好比咱村子里人,总喜欢晚上出来聊聊天,抬头看看那天上月亮,感觉一片安静,真是不错呀。
说到这里,李商隐这首《霜月》嘞,看似几句简单的秋景描写,其实呀,诗人心里头总有那么一份寂寞。人呐,越是看到冷冷清清的景象,越是想到心里头一些无人可诉的事。秋天,真是容易让人想起往事,想起自己一年的辛苦劳作,想起儿女不在身边,这心头,就有那么点落寞的滋味。
所以呢,李商隐这诗嘞,表面是写秋天风景,他心里多少有点伤感。这“霜月”嘞,说的虽然是秋天的景,但多多少少透露出一丝冷清,就像是咱过冬的时候,外头冷冷清清的,自己在家忙着,越想就越觉得一个人不好过。看这诗里的景象,不由得觉得嘞,还是家人多、热闹点好。
不过呀,这首诗的意境嘞,说真是高,咱人看了都觉得美。这种秋天的静美,带着点冷冽的气息,真是让人回味无穷。虽然咱大老粗不懂那么多文雅词句,可这诗里的秋景,那种高远空旷的感觉,一看就明白了,不管是看过多少诗,咱都知道这意境真是美得让人说不出来。
总结下来呀,这诗大概就是通过这些秋天景象,表达了诗人那一份寂寞的心情。李商隐,他人家那诗写得,是真叫一个好,真有那种深秋冷静的味道。反正不管咱懂不懂那些仙女啥的,说实话,这秋天的景,谁看谁都得心里头冷一下。
话说回来,这秋天虽然冷,但看到这天高水远的景色,还有大雁南飞,这心里还是舒坦的。大概吧,诗人也想告诉咱们,秋天的美在于那种自然的清冷,虽然冷点,但是真好看呢。
Tags:秋天,李商隐,诗词解析,霜月